近年来,深圳不断探索住房保障新模式,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100%实施装配式建筑。最近,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龙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华章新筑完工交付,5栋近百米的高楼,共2740套保障房,从开工到完工仅用时1年。该项目运用了怎样的建造技术,造价贵不贵?速度为何如何之快?同时,目前深圳的保障房建设都运用了哪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如何在更广范围内推广应用,助力圆上更多“安居梦”?
对此,深圳卫视《晚间报道》特邀保障性住房项目负责人、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在线解读。
近日,深圳市龙华区华章新筑保障性住房项目迎来竣工,这是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高达99.7米,用6028个模块单元,“拼”出2740套保障房。每一个空间单元的结构、装修、水电、设备管线%以上的元素在工厂内完成,真正的完成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整个项目建设周期1年,比传统建造方式减少工期一年半到两年左右。
“华章新筑”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BIM(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模块化建筑项目。
近期,进入收尾阶段的深圳市坪山区的安居凤凰苑保障性住房项目,在建造上也使用了BIM技术,该项目拥有9栋超高层住宅、共3627套房屋。BIM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的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建筑成本。另外,项目运用了新材料,在楼体外墙内保温部分使用的一种名为水性纳米中空玻璃微珠保温材料,使墙面保温更好了,材料超薄的特性,还节省拓宽不少的空间面积。
关于BIM技术,深圳市坪山人才安居有限公司安居凤凰苑项目经理张校通介绍,BIM技术主要是应用在项目前期,可以把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空缺问题提前发掘出来,提前消化;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模拟施工的工况,在技术上做提前准备,能大大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另外,张校通还说到,项目的部分区域使用了装配式PC构建,比如楼梯、凸窗、阳台、叠合楼板等,这些构建都是在场外加工,节省了现场混凝土的浇筑量、现场的工序以及“湿作业”。
近年来,深圳率先在保障房建设领域开展装配式建筑的探索实践。全国首个大规模应用装配式建造的保障性住房项目“龙悦居三期”、首个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的装配式保障房“裕璟幸福家园”、全国顶级规模的装配式保障性住房“凤凰英荟城”......这些都“诞生”在深圳。
装配式建筑所用结构构件为提前预制,只需现场组装,不仅效率高,而且绿色环保,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市装配式建筑项目累计节约用电6720万度电,减少消耗标准煤2.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73万吨。
近日,深圳连发四个政府规章,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其中提到,建造技术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推广智能建造、装配式装修、绿色建材和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打造绿色、健康、智能的新一代成品住宅。
放眼全国,“十四五”期间,各地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需求,为装配式建筑带来了新的增量空间。去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普遍的问题防治的通知》,提出保障性住房应采取了工程总承包模式,大力推广装配式等绿色建筑建造方式。
目前全国多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都采取了种装配式建筑,为何要大面积推广这种技术?优势是什么?
对此,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龙玉峰认为,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代表,经过多年的推广,意义主要在于“两提两减”,“两提”:提高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两减”:节能减排,减少人工依赖。
龙玉峰说,新技术推广的前期阶段,会带来成本增量。但对比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大减少整个建造周期、提升建造质量
龙玉峰认为,深圳建筑工业化起步较早、水平领先;另外,深圳早期有大量的建筑产业链上的企业服务香港、澳门、东南亚,不少企业把研发生产基地放在深圳以及大湾区。
他介绍,深圳是最早在全国大规模把工业化技术应用到了保障性住房上,这样的探索示范,为我国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龙玉峰认为,深圳在现有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建筑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同时,未来将智能家居等应用与装配式建筑相结合。
BIM、CIM、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机器人等等,智能建造技术在保障房建设中的运用,不但纷纷实现零的突破,而且效率高、品质优,提前让人民体验到了“十年之后”的好房子。同时,对引领绿色发展和引领建设产业新布局,都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随着保障房供给的增量扩大,深圳将继续做好现代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在行业的先行先试中不断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