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平米的厂区、国外引进的全自动生产线、川流不息的物流货车、各式各样的玻璃产品……他一边介绍,一边感叹:“看着眼前这厂房、设备、产品,像是在做梦。”
作为公司副总经理,左想海见证了企业从小作坊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全过程。
“2008年到2014年,是把货卖出去的阶段;2014年到 2017年,是把量做上去的阶段;2017年以来,是把质提上去的阶段。”他说,“这条路,虽说走得辛苦,但越走越宽。”
21世纪初期,应城市城市发展迅速,玻璃作为重要建筑装饰材料,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左想海瞅准商机,拉着几个朋友入伙,在市区开起了一个“雄华玻璃加工厂”的门店。“其实就是一个小作坊。”左想海说,按照客户的要求把大块玻璃划成小块的,然后上门安装。
左想海笑着说,一把玻璃刀,你说我划,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靠着这门手艺,加工厂的起步又快又稳。
可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左想海却犯了愁:手工操作,效率和质量难以兼顾,急活大活不敢接,小活又不赚钱。“2011年,一个客户找到我,急需一批商铺外墙玻璃,给的价格也很诱人,我硬着头皮接下来。全厂10多个工人没日没夜干了3天,但交货的时候残次品率太高,不仅这笔生意亏了本,还丢失了这个客户。”他说,“得不偿失啊!”
比客户流失更为严峻的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随国家“淘汰五小”工作的加速推进,不少玻璃生产企业、加工公司纷纷提档升级,作坊换厂房,机器替人工。左想海说:“就这样熬着吧,生意越来越难做;一关了之呢,又舍不得。”
他和几位投资人将个人资产进行抵押贷款,于2014年初投资3800万元在应城市经济开发区新工业园建厂,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工业园从政策、资金、财税等方面给予支持,雄华公司创造了当年投资、当年建设、当年生产的高速度。
借助全新的钢化炉、裁片机、中空线、打胶机等全自动生产线,企业能批量生产中空玻璃,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平方米。
然而,产量上去了,问题也来了——2016年起,随着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增大,传统玻璃行业竞争加剧,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追求高质量、个性化,雄华公司主打的中空玻璃销量锐减。
无奈之中,雄华一次又一次降价,从每平方米200元降到180元、150元、140元,直至120元。“这已经到了底线,去掉原材料、人工等成本,每平方米利润仅有4元至7元。”雄华公司物控部部长田小利介绍,“这还是在成品率100%情况下,如果出现残次品,不仅赚不到钱,还会亏本。”
从2016年起,雄华公司开始了艰难的创新之旅。2017年,武汉科技大学在雄华公司成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年,公司获评孝感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018年,在省科协的支持下,公司被确定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博士罗志安驻站工作……
在科技支撑下,内置百叶玻璃、调光玻璃等一系列新型产品一路走俏,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田小利介绍:“以内置百叶玻璃为例,市场销售价格已达350元/平方米至380元/平方米,利润率近3成,销售还俏得很。”
左想海说,花了钱的人产品的要求慢慢的升高、越来越多元化,公司发展的方向也要主动调整。
制定行业标准。雄华公司生产的调光玻璃已成为国内同种类型的产品中的佼佼者,目前公司正在与武汉科技大学合作,起草国内调光玻璃的行业标准。“玻璃当中活性物质的含量、活跃度、排列密度等标准,将决定调光玻璃的质量等级。到时候,这个决定权,会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左想海说。
提升服务质量。2018年,云南曲靖某房地产项目订购价值200余万元的雄华公司内置百叶玻璃,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内腔开胶。虽说是天灾所致,但公司无条件退货,同时组织科研力量破解难题。不足半月,一种全新的“内置导管”百叶玻璃问世,公司安排技术人员随货跟车,满足了对方的要求。
满足私人订制。进入2019年,雄华公司推出私人订制产品,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将照片、书法、名画等产品通过激光喷射方式,置于玻璃内腔,还可通过电源调整明暗,满足那群消费的人个性化的需求。左想海介绍,从订单来看,订制婚纱照、全家福的内置玻璃产品最多。
找准发展之路的雄华公司已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发展蓝图:今年启动建设项目二期和综合办公楼,总占地面积达到18000平方米;建成后再引进更先进的生产线,建成玻璃深加工自动化、一体化、产业链整合的综合服务型基地。
采访期间,雄华公司正在与中建集团、省交投集团谈判,希望可以进入这些央企、省企的采购商企业库。此前,他们已成功进入万科、招商等大规模的公司,下一步还将瞄准万达、恒大、金地等国内有名的公司。“我希望,每一座城市地标建筑物中,都用上雄华的玻璃。”左想海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